日期:2025-06-27 20:31:11
今年的大阪除了游客多,行李箱也格外多。走在街头随时可能在便利店旁边、垃圾桶旁、甚至人行道角落,看见一个个被丢弃的行李箱。
有的轮子断了、有的外壳磨破,还有些看起来跟新买的一样,连吊牌都没撕干净——但共同点是:没人来认领。
这已经不是个把现象,而是正在蔓延的一种“隐形污染”,在大阪尤其是游客集中区域的心斋桥、难波一带,电视台记者在两小时内就拍到了四个被弃置的行李箱。
有的箱子上还贴着“马尼拉飞大阪”的航班标签,明显刚下飞机没多久。不只是市区,就连大阪的门户——关西国际机场,如今也被这些无主箱子搞得头疼。
光是2024年度关西机场被弃置的行李箱数量创下历史新高。一位电视台记者在机场实地调查时看到,垃圾桶旁边一次就堆了5个行李箱,放了整整两个小时没人动。
后来机场的警卫只能逐一开箱检查,确认有没有危险物品,打开一看,有的装满衣服。
有的甚至还放着锅碗瓢盆、炒锅、电饭煲,还有一个外卖用的保温箱,看起来像是开饭店的整套装备打包来了——然后又被完整扔下。
“我们是买了太多东西,怕行李超重,就买个新箱子把战利品装进去,然后把旧的留在酒店。”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游客这么解释。“飞机的行李额有限,额外托运要加钱嘛。”一位菲律宾游客也承认,是怕被收行李附加费才这么做(以大换小)的。
当然也有人是没预计到会买太多药妆和电器,回程的时候只能现买一个大箱子,于是旧的就地“处理”,最方便的扔行李箱地点,也往往就是入住的酒店大堂角落。
这些“顺手一扔”的后果,最后也只能由酒店来承担。在大阪北滨的“皇家公园酒店”,总经理本间先生带记者参观他们用来放“遗弃物”的储藏室。
一开门就是一排排被旅客留下的行李箱,这个屋子本来是要当备用库房用的,现在全堆满了这些没人认领的箱子。
“有些看上去几乎是新的,也不是因为破损才留下的。”本间先生边翻边说,“大概就是旅客觉得没必要了,就干脆不拿走了。”
酒店方面按规章制度得把“忘物”保留三个月,有人认领还得归还、签字确认,但现实是——“从来没有人回来找过”他说。
而一旦超过保存期限,酒店只能自掏腰包请人处理这些“垃圾”,每年光是这项费用就要花掉15万日元左右(约7500人民币)。
行李箱这种大件不是简单的“扔掉”能了事的,在日本这种体积大、无法压扁的物品,被分类为“粗大ごみ”(大型垃圾),居民要处理它还得先打电话或上网预约,再去便利店购买处理券(贴纸)
贴在物品上、指定时间放在指定地点回收。一个箱子的处理费,大约是300到1000日元不等。如果直接丢到路边或酒店门口,不但违法,丢弃者也可能被追责!
对居民来说这套流程太熟了,有些人家里放着两个坏箱子都不舍得扔,就是怕麻烦、还要花钱。但游客往往不了解,也不想了解这些规矩,只当是“反正我走了,谁知道呢”。
而除了行李箱,外国游客留下的“尾巴”还有不少——衣服、伞、电器、小家电,五花八门。
本间先生说他们酒店干脆在大堂放了旧衣物回收箱,尽可能能捐就捐。
雨伞太多就送给附近学校,让小朋友下雨天能备用。可即便这样再利用,空间还是不够用——“要是每个房客都留一件,我们这楼可能得改仓库了。”
大阪市观光局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。理事长溝畑宏表示,目前已经开始在推动“手ぶら観光”——让游客不必自己搬着行李箱满街跑,可以用物流公司把行李从酒店寄送到机场,既轻松也不麻烦人。
同时也正在鼓励更多酒店配合设置“智能寄存柜”,提升寄存效率。不过他也坦言,目前对于“遗弃”的问题还没有完全的解决方案,有些区域的弃置行为仍然难以完全掌握。
有评论人建议:可以考虑在酒店、机场张贴中英文等多语种提示,“行李箱丢弃需预约处理,酒店无义务回收”等,起码让游客知道这事不能“扔了后就一走了之”。
还有人提出干脆把部分回收处理成本算进出境税里,让每位游客多付几百日元,用于维持公共环境与资源回收。
其实事情本身并不复杂,谁都可能有行李箱装不下的时候,也不见得都是恶意乱丢。但关键是:来到别人家里玩起码得按人家规矩来。不然今天你丢个箱子,明天他扔个电饭煲,后天再多几个电风扇,那这个城市怎么招待得起成千上万的游客?
按理说现在很多旅游网站、酒店服务都能提供寄送、回收或旧物回收选项。如果实在懒得查,问前台一句“有没有地方处理不用的行李箱”也比啥都不说悄悄留一角落来得强。
说到底,旅行是开心的事,但别让“最后一公里”变成别人的烦恼。换句话说,来日本旅游,别光想着买买买,走的时候也请记得把“痕迹”收拾干净。
如果真觉得箱子太旧、太小,那不如一开始就轻装上阵,带个靠谱的背包或行李袋,旅途舒服,也方便转战各地。毕竟,比起一个破行李箱,更值得带回家的,是一路的好心情。
你看他们这么用心对待你带过来的行李箱,然后回国了就一扔了之,把垃圾留下麻烦别人这说不过去啊
盈昌配资-配资合作-a股如何加杠杆-安全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